文章來源:搜狐出國
2016年諾貝爾獎的評選結果已經全部出爐,我們先來看一下各位獲獎得主。
2016諾貝爾獎獲獎情況
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6年10月4日,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6年10月5日,讓-皮埃爾·索維奇、J.弗雷澤·斯托達特、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6年10月7日,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獲得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
2016年10月10日,奧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羅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6年10月13日,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其中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大隅良典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今年諾貝爾獎的唯一一位亞洲人。迄今共有25位日本科學家獲獎(含兩位美籍日裔科學家)。這一數字使日本諾獎成績雄居亞洲第一,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諾貝爾獎大國。
進入21世紀,日本科學家獲獎人數快速增長。本世紀以來的獲獎者包括物理獎8位、化學獎6位、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共計17位。這平均1年1個的“井噴式”諾獎勢頭,引起了作者的關注和好奇,究竟這些獲獎的科學家身上有哪些相同特質呢?
走出國門發現更大的世界
縱觀25位日本諾獎得主和12位華裔諾獎得主的個人履歷,可以看出他們有著相似的教育背景——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有國外求學經歷。而這一教育背景也在英國諾獎得主中找到了相似性:在90位英籍諾獎得主中,有51位曾有過留學經歷。不難發現,留學的經歷對這些世界頂尖人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視野都有不小的影響。例如大隅良典就是在美國留學期間和酵母結緣,并最終因此斬獲諾貝爾獎。
“日本產生了如此眾多的諾貝爾獲獎者,與日本科學家視野開闊,注重國際交流不無關系。”日本千葉大學經濟學博士李仲生教授舉例說道,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的科學成就都是在美國的實驗室中取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了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
再看中國諾獎獲得者,11位科學家(含外籍華裔科學家)有9位有海外求學經歷。作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再看中國諾獎獲得者華人代表——李政道和楊振寧,兩人在留美期間合作發表論文,1957年共同提出“李-楊假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李政道任教哥倫比亞大學,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研究,楊振寧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7年12月10日,中國物理學家李政道(左)、楊振寧(中)接受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于楊振寧來說,出國留學,追逐自己心儀的導師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事件。在回顧芝加哥大學求學經歷時他也多次談到費米(1938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泰勒(美國“氫彈之父”)對他的學術影響極大。
為了讓優秀的中國學生赴美深造,李政道創立了CUSPEA項目,10年期間共計輸送了931位中國物理學生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正如清華大學教授、當年的CUSPEA學生韋丹曾說:“CUSPEA給了年輕的中國物理學生一個巨大的機會,是這些最有天分的學生心中的指路明燈,送他們出去、指引他們去發現更大的世界。”
為什么大多數諾獎得主來自歐美?
諾貝爾科學家獲得者中,大多數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科學家,其他國籍的獲獎者或者在歐美發達國家接受過教育,或者在這些國家的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這與現代科學技術的主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不無關系。
一方面西方國家經濟發達,另一方面西方自由的學術、鼓勵質疑、批判的思維以及獨立的科學體制都是培育諾獎的土壤。這與歐美崇尚“自由主義”教育息息相關。
以諾獎數最多的美國來說,其教育水平排名世界前列,大學教育更是全球頂尖。美國的大學教育很注重個人能力的培養,善于調動個人學習研究的潛能,這對人才的發展和脫穎而出,無疑是非常有利的。數據統計,培養出最多諾貝爾得獎者的是哈佛大學,以151人摘得桂冠,其次是哥倫比亞大學101人。(統計數據不包含2016年諾貝爾獎人數。)諾獎人數排名前50的大學中,美國占據半壁江山,有26所。
反觀亞洲教育,中村修二(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表示擔憂。中村修二認為,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年輕人應該學習不同的事情。東亞國家現代的普魯士教育體制阻礙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對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害無益。
出國留學,重要的是一次受益終生的經歷
不可否認,西方國家教育水平處于今天世界的領先地位,在很多方面也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出國留學是否是最好的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是趕時髦、隨大流?出國留學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價值與意義何在?這是一項高回報的投資嗎?……
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家長與學生并不多,人們的想法大多是淺層次的,甚至是盲目的———國外的教育先進嘛;有一個洋文憑不錯;至少能學好外語;功課輕松些,進大學容易;可以開開眼界……
對于眾多學子,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留學可以為學生帶來專業學識與發展機遇,用通行的語言來相互了解。留學也是青年時期難得的鍛煉機會,是一紙文憑外獲得的寶貴人生閱歷。除了流利的口語和燙金的學歷,留學最重要的是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周遭的世界,去感受異域風情的文化,并在其中學會求同存異,和諧相處。留學對重塑人格、價值觀和世界觀意義重大。
對于留學的價值與意義,我們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評估。古希臘的哲人就說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良好的人與良好的公民,它使人成為有自由思想與獨立人格的人,能負責行使政治自由的公民,能有效利用閑暇的有教養人士。是發展能正確判斷,能領悟生活中正確秩序的心靈。“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蔡元培)從這個意義上說,出國留學對學生本人是一次受益終生的經歷。
版權聲明:本文由兆龍移民獨家精選,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同行與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標簽: